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智能教育评测创新成果”表彰暨先进课题学习成果总结大会成功举办
(作者:于毅)1月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成功举办“智能教育评测创新成果”表彰暨先进课题学习成果总结大会。研究院联席院长刘德建、副院长陈长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以及研究院成员、合作单位代表等共103位人员参加。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主持。
本次会议是研究院为了表彰在学习中国著名计算机科学教育专家陈军先生主持的国家重点教育课题《基于智能技术的学生学习成效评测模式研究》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实践成果而特别召开。会议伊始,研究院联席院长刘德建做开场发言,刘院长首先对陈军先生主持的前沿课题进行了赞扬,高度评价该课题立意高远、设计精巧、成果斐然,对破解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维度单一化、过程性数据缺失、结果反馈滞后等难题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卓越贡献。他特别强调,课题提出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径为构建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学生学习成效评测新模式指明了方向,树立了行业标杆,是推动教育评价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智能驱动跃升的关键实践。此外,刘院长还高度赞扬了全体参与人员在课题学习、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严谨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精神和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紧接着,会议对本次课题学习的突出学习实践成果进行了集中表彰。其中,由许霖、蒋艳双等人撰写的《智能评测模型在自适应学习系统中的有效性验证研究》论文和陈虹宇、张国良等人研发的原型系统“多模态学习行为智能分析平台”凭借突出的实践应用价值与创新性获得了“优秀案例成果奖”,由张志祯等人研发的原型系统“教学策略优化辅助决策系统”获得了“应用实践创新奖”。此外,还有5组团队获得“示范推广价值奖”。
研究院副院长陈长杰随后对这些获奖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他再次强调了陈军先生课题的奠基性和示范性作用,指出这些优秀成果的诞生正是课题深厚学术底蕴与前瞻性视野孕育的结晶。陈副院长表示,获奖论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为智能评测技术在实际教学场景的落地推广提供了关键实证依据;获奖系统原型则完美诠释了课题技术路线的先进性与实用性,通过融合多源数据与智能算法,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动态化精准刻画与评估,其强大的技术转化潜力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深层次痛点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他盛赞这些成果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典范,充分彰显了智慧学习研究院在推动教育智能化变革中的引领作用与责任担当。
本次会议既是对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总结与肯定,更是对未来深化研究的动员。与会领导及嘉宾一致认为,这些成果为智慧学习研究院在智能教育评测领域的持续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研究院将继续聚焦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的核心方向,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产出与应用,为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