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省赛二等奖!衡阳师范学院“微研组”用荧光技术筑牢“舌尖上的防线”

2025-08-18 11:37   来源: 互联网

  本报讯(通讯员张婧婷、李文艺、曾荣英)在2025年8月1日收官的“我敢闯,我敢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省级竞赛中,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有害物分析与处理微研组携参赛项目《基于AIE荧光探针与智能识色的水产品有害物快速检测系统》勇夺二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项目创新价值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敢想敢干、勇于实践的科创精神。

  以科研实践为刃破解检测领域难题

  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有害物分析与处理微研组,始终秉持“学以致用”理念,将课堂知识与科研前沿、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团队敏锐洞察到水产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存在的市场痛点与技术难点,凭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魄力,全力攻关这一民生关切课题。

  项目核心突破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研发出针对水产品复杂基质的高特异性荧光探针,二是成功研制“即照即测”的便携式智能识色设备。值得关注的是,从探针分子的设计、筛选、合成优化,到核心算法(LICN光强度补偿归一化算法)的自主研发、设备软硬件搭建调试,再到精准检测模型的建立,所有关键技术环节均由团队成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或深度参与,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卓越的动手能力与攻坚克难的科研素养。

  以“敢闯敢创”为魂 淬炼团队成长力量

  “研发过程充满挑战,”团队成员坦言,“从平衡探针水溶性与选择性,到排除复杂样品干扰,再到将检测时间压缩至2分钟,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导师的针对性指导和团队的协作攻关。”这种直面困难、永不退缩的“敢闯敢创”精神,正是微研组“以价值塑造为根本、以创新能力为核心”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项目指导老师表示:“微研组打破传统课堂局限,让学生在真实科研任务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化思维,这正是学校推行‘科教融合、实践育人’的初衷。通过深度参与科研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锻炼,这也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目标。”

  以育才沃土为基实现科创社会价值

  衡阳师范学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了优质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持,微研组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模式,始终坚持服务地方导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此次获奖正是微研组育人成效的具体体现。

  目前,该微研组已获国内受理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3篇,斩获多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依托学校“校校—校企—校地”三协同育人机制,团队与长沙福纳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积极推进技术产品化与市场化,直接或间接带动165人就业,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以技术创新为翼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团队成员表示,此次获奖是微研组人才培养补充模式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团队将继续依托微研组平台深化技术创新,在筑牢水产品安全防线的同时,探索技术在环境监测、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践行“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育人目标。

  环境有害物分析与处理微研组的成功,是衡阳师范学院通过微研组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缩影。学校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灵活开展科研训练,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内驱力,为国家食品安全事业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随着我校微研组运行模式的不断完善,有望涌现更多优秀学子,成为守护“舌尖安全”的栋梁之才,为我国食品安全与科技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赵硕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