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北京朝阳凯文学校马德玲校长:构筑学术韧性,赋能未来定力

2025-11-24 17:06   来源: 互联网

人物专访  以学术为基  培育时代英才

以批量生产和知识灌输为特征的“流水线”式教育,放在当今已然力不从心。在朝阳凯文,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式”的学生。他们:

可以是刚在实验室完成蛋白质提取与分析、在国际期刊发表联名论文的科研新锐;

可以是站在全英文戏剧舞台的聚光灯下,正在演绎莎士比亚的花腔女高音;

也可以是刚刚在“勇气障碍赛”中突破自我、挑战耐力的运动健将;

更可以是冰刀急刹瞬间,飞溅冰屑的勇猛前锋……

在北京市朝阳凯文学校马德玲校长看来,

真正的学术卓越,不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

还要有一种可迁移的认知韧性——

这正是朝阳凯文“学术立校”的真正内核。

马德玲 女士 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校长

深耕教育28年,拥有海淀公办重点校、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化双语学校的教学、运营和管理背景,在美国工作的经历进一步加深了她对国际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管理的认知与理解。学校教育应紧密关注学生一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马校长带领团队一起努力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成长支持,为教师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全人培养,全员育人,创建有品质、有活力、有幸福感的凯文社区,让学校成为每一位凯文人始终为之骄傲的优秀学府。

顶层设计:用系统思维打破教育的“孤岛”

马校长将学校的教育体系概括为 “一个中心,三大支柱,五个保障” 。

“我们坚信,学术卓越不是指单一地追求分数和名校录取率,而是培养学生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思辨能力和持续终身的求知欲。这个中心目标,决定了我们所有教育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术卓越”为核心的全面发展

马校长强调,“学术卓越”的本质,是培养学生面对复杂世界的思维工具箱——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大支柱支撑起“学术立校”的实践框架:

以数据驱动构建个性化课程,让每个学生拥有“学术导航系统”,通过追踪学生表现提供选课建议与预警,确保路径匹配。

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让教学从“知识传递”升级为“认知激活”,支持教师成为课程设计与教育创新者。

营造沉浸式学习生态,通过探究式课堂、创新实践空间与学术氛围,培养学生作为发现者与创造者的核心素养。

我们的五大保障体系很清晰,也很扎实,共同托举“学术立校”的底气。

朝阳凯文的“重学术”是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保障一:严谨的课程体系融合了中国国家课程根基与国际课程的同时,特色课程如艺术、体育和STEM也进行学术化设计。

课堂上,全面推行的探究式与项目式学习,旨在促进深度学习、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真实情境中的知识迁移保障二:教学与评估中,学生承担项目研究、资料检索与成果展示,老师则重点观察他们的思维过程、表达逻辑与元认知能力,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摆脱单向灌输式教学。

保障三:师资团队也同样讲究。通过高标准招聘、持续专业发展和构建“学者型教师”文化,确保教师作为学术引领者。

保障四:学习环境与资源方面,学校配备一流的硬件设施与浓厚的学术氛围,并通过各类竞赛、讲座与学术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术志趣。

优秀作业展示

在此基础上,保障五:专业的升学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术与生涯规划路径,美国前10、英国G5、加拿大第一及香港前3等世界顶尖高校的录取成果,也进一步印证了学校的学术实力与培养质量。

课堂革命:把“真实世界”搬进教学楼

朝阳凯文的课堂上,你能看到小学生用数月时间深度研究“北京中轴线”,将历史、地理、艺术和公共演讲能力融于一体;也能看到中学生运用城市理论模型,设计应用垃圾转换系统,将人们制造的生活垃圾转换成每天所需要的能量。

小学部“遇见中轴”大型探究活动

学生们用超前理念打造的“漂浮城市”

在“未来之城展评”中国区域赛中荣获二等奖

“我们把这种‘创新教学方法’与‘真实世界应用’并行的教学模式称为 ‘双轮驱动’,以确保为学生持续提供前沿且扎实的学科教育。”

马校长表示,在教学方法上,朝阳凯文超越传统讲授,着力推行项目式学习(PBL)IB探究式课堂等模式,并积极引入AI等前沿技术工具

基于IB的学术探究活动:科学展、人文展

小学生们更全面地锻炼了信息整合、批判性思维与公开演讲能力,中学生们则利用AI工具进行文本分析和主题挖掘,达到个性化地拓展阅读视野与思维深度,将抽象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交通问题,培养了卓越的工程思维创新实践能力

技术不是噱头,而是思维的延伸。由此可见,朝阳凯文训练的不是“使用AI的人”,而是“能指挥AI解决问题的人”。

朝阳凯文人工智能探索院于2024年8月成立,致力于推动凯文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与学习的场景中,促进凯文学子思维培养、教师创新课题研究以及AI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推动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2025年最后一场校园开放日,11月29日周六,敬请预约!

马校长的魄力与担当,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双轨课程及普高的建立与发展顺理成章地成为其教育初心的一次生动诠释。

家长在为孩子考量未来方向时,

总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国际路线与国内中高考路线,

究竟该如何选择?

朝阳凯文的“双轨并行、多元路径”课程体系,正是精准满足您多样个性化需求的最佳选择:

如果您倾向国际赛道

朝阳凯文提供贯通各学段的完整路径。

小学与初中阶段,孩子将在浸润式的国际化双语课程中扎实根基;

高中阶段,除了IGCSE、A-Level、APIB DP等权威学术课程,我们还特别开设视觉与表演艺术项目,为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提供专业通道,直通全球顶级艺术院校。

如果您关注国内教育

朝阳凯文同样提供扎实的国内路径,包括“小学1+1”课程“2+4”初中课程普高项目,确保孩子在国内教育体系中稳步前行。

在“一校双轨、多向赋能”的顶层设计下,朝阳凯文构建了以科创、艺术、体育为三大支柱的特色课程体系。它们分别:

驱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锤炼学生的坚实体魄

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

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跑道

朝阳凯文双轨课程体系一览

国际艺术课程毕业展

国际音乐课程毕业表演

塑造“温暖的坚韧”:围观朝阳凯文的学风密码

谈到朝阳凯文的1200多名在校生,马校长用“在温暖互助中积极向上,在勇于探索中互助共进”来形容学校共同营造的学风。

无论何时聊到学生,马校长都会如妈妈谈起自家儿女般的笑眼弯弯,句句不提爱,句句都是爱

“我们朝阳凯文的学生拥有自带的标签: 思维活跃、身心健康、多才多艺,眼里有光,外带善良的自信光芒”。

是啊!

思维活跃、眼里有光,源于学校全面推行的探究式与项目式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内在驱动力;

多才多艺、身心健康,得益于提供丰富选择的课程与活动体系;

善良与自信,这个最珍贵的特质,则与学校倡导的“羽翼下的温暖”文化和“蓑羽鹤精神”密不可分。

马校长分享了几个细节:

在学生会竞选后,我们的学生能主动与主持人握手致谢,这细微之处彰显的是善良、尊重与领导力的素养。在刚刚结束的千人“勇气障碍赛”中,学生们敢于个人挑战,更懂得团队协作,完美诠释了勇气、坚毅与互助的精神。

学生会主席竞选现场

超越凯文千人勇气障碍赛

这些鲜活的特质,正是学校CKWA+核心价值观(勇气、善良、智慧、适应力、坚毅、领导力、创新、自律)在每一位学子身上的生动体现。朝阳凯文的学风,归根结底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支持系统与价值观引导所自然结出的硕果。

2025年最后一场校园开放日,11月29日周六,敬请预约!

看到这里,您一定有个疑问:

学术追求、个人兴趣、社会实践……

面对这么全人的陪养,

学生们是如何做到平衡的呢?

在朝阳凯文,我们坚信“先会玩,才会学”。这一理念正与波士顿学院Peter Gray教授三十年的研究结论——“玩耍就是最好的学习”——不谋而合。我们以兴趣为先导,致力于实现学术、兴趣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学生社团创业答辩

学校构建了多元的支持平台:在严谨的学术课程之外,我们设立了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丰富的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将想法付诸行动。例如,有学生团队通过自主设计物美价廉的研学路线,荣获学校“少年巴菲特”创新荣誉。

同时,我们秉承卢梭“体育锻炼与思想锻炼相互调剂”的理念,通过“森呼吸”野外运动会、千人户外斯巴达勇气障碍赛等大型活动,让学生在自然中强健体魄、锤炼意志

这一切的设计,都是在让教育回归本质——不仅关注学术成就,更培养身心健康、富有创造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未来公民

关于“国际竞争力”:

我们要为自己重新定义

对于“国际竞争力”,马校长引用了一个颇具启示的“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

“水面上可见的认知技能固然重要,但真正支撑其高度的,是水面之下占三分之二的人际领域与自我领域。”

朝阳凯文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种深植于坚实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综合性能力。它远不止于流利的双语能力或优异的学术成绩。

认知领域:书本知识与技能。

人际领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我领域:通过CKWA+核心价值观(勇气、善良、智慧、适应力、坚毅、领导力、创新、自律)的培养,塑造学生的品格与韧性。

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些机器无法替代的人类特质:如面对未知的勇气、与人协作的善良,以及不断自我迭代的适应力与坚毅——恰恰构成了我们学生最核心的国际竞争力,使他们成为能够引领未来、而不仅仅是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学术结果导向与热爱驱动并行

2025届毕业生中,被美国西北大学录取的学生,同时被环境科学专业和音乐学院录取。她既是一名严谨的科研者,也是一位花腔女高音。朝阳凯文引导学生不仅展示成绩,更要生动讲述其热爱驱动的探索故事,塑造其“学术扎实、热爱闪光”的独特形象。

考入西北大学的王芊锦同学  获得朝阳凯文一等奖学金20万元

未来战略:从“优秀”到“韧性”的进化

马德玲校长:“回顾过去,最令我引以为傲的成就,是我们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成功塑造了一个富有工匠精神与深切共情力的教师团队,并共同打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且支持每一个个体成长的教育生态。”

让“学术立校”扎根,让“全人教育”开花,正是这种专业与关怀的结合,形成了朝阳凯文独特的、温暖而严谨的育人氛围。

马校长表示,面向未来,朝阳凯文的战略将聚焦于 “深化”与“创新”:

深化个性化教育

在现有基础上,更充分地利用学习数据与AI技术,为每位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学习路径规划与生涯指导。

VS

创新学习生态

打破课堂边界,深化“凯文科创势能”与社会实践、项目学习的融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定义问题、创造解决方案的未来核心竞争力。

教学团队教师职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2025年最后一场校园开放日,11月29日周六,敬请预约!

在朝阳凯文,你可以与众不同!

英文戏剧是孩子们热爱的舞台之一

在专访中,马校长多次提及“Maslow Before Bloom”(“Maslow Before Bloom”直译为“先马斯洛,再布鲁姆”,强调在教育或管理实践中,需优先满足基本需求(马斯洛理论)后,才能有效实施认知发展(布鲁姆理论)‌。)这一朴素而深刻的教育哲学。在她看来,这不仅是朝阳凯文构建有机教育生态的底层逻辑更是“学术立校”这一宏伟蓝图得以实现的基石
“我们坚信,要先滋养孩子的内心才能点亮他们的思维。” 马校长解释道,“‘Maslow’代表的是我们为孩子们营造的安全、被爱、被尊重和支持的成长环境——这是肥沃的土壤;而‘Bloom’则代表着在这样一片沃土上,孩子们自然生长出的学术好奇心、探究能力和卓越成就——这是绽放的花朵。如果土壤贫瘠,再好的种子也难以枝繁叶茂。”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朝阳凯文的学术追求超越了单纯的分数与排名。学校通过学院制的家庭式归属感导师制的个性化关注以及充满鼓励的校园文化,系统性地构建学生的安全感与价值感。当孩子们的内在世界变得丰盈而坚韧,他们便自然而然地拥有了迎接学术挑战的勇气、进行深度思考的定力和创造不凡的无限可能。

先育人,后育才——这既是马校长的教育初心,也是朝阳凯文学术之路与众不同的根本所在。

开学第一跑,基因觉醒,热血沸腾

朝阳凯文的魔力,不是培养出相同模板的人,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勇敢地成为自己。

在校长马德玲女士的领导下,朝阳凯文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未来,培养能够驾驭变革、开创未来的卓越人才


责任编辑:林火火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